2013年5月23日 星期四

網路作業~ 古道篇


古道是經過漫長的時間所形成的,因生活需要或政治經濟發展形成…今天的網路作業



請指出台灣的北、中、南及東部各二條古道的名稱。

28 則留言:

  1. 春櫻綻放,也宣告春天來了!春天是出遊的最佳季節,新北市觀光旅遊局大力推薦六條登山步道,結合祈福求好運路線,鼓勵民眾到戶外走走,也順「道」祈求諸事亨通。
    這六條祈福登山步道分別是中和烘爐地步道(南山福德宮)、三峽鳶山步道(清水祖師廟)、汐止大尖山步道(天秀宮)、石碇淡蘭古道(集順廟)、坪林水柳腳步道(保坪宮)、以及八里觀音山硬漢嶺步道(凌雲禪寺),每條步道各具人文風情和地方特色。
    例如標高302公尺的中和烘爐地步道,可俯視台北盆地及大漢溪、新店二溪,落日後夜景美不勝收,現在還可賞櫻;而山腰的南山福德宮是著名的財神廟,因廟的後方及左右兩側各突出一塊山頭,狀似「烘爐」,所以又叫「烘爐地」,信徒口耳相傳這裡的土地公特別靈驗,因此香火旺盛;觀旅局建議遊客從興南路進烘爐地,再到南勢角山折返。
    三峽鳶山是因山頭形似飛翔的鳶而得名,名列三峽五景之一,山頂矗立一座光復紀念銅鐘,建造時是為紀念台灣光復40周年,附近有三峽老街和清水祖師廟,創於乾隆34年的清水祖師廟其重建工程係由李梅樹教授指導,融入不同流派匠師和當代藝術家作品風格,因而贏得「東方藝術殿堂」美譽。
    建議從鳶峰路上鳶山步道到慈惠堂、鳶山公園,再原路下山到老街、祖師廟。
    被稱「汐止後花園」汐止大尖山,居高臨下,可全覽大台北盆地景致,周邊還有茄苳、秀峰等瀑布群。天秀宮則是全家出遊的好去處,天晴時可遠眺台北101大樓;建議從勤進路到天秀宮參拜再上大尖山。
    石碇淡蘭古道起自基隆河道旁的暖暖區,越過三貂嶺、草嶺山區到蘭陽地區的大里、石城,全長約80公里,是昔日台北、宜蘭往返要道。
    附近的石碇老街有百年石頭屋、打鐵店、不見天街、吊腳樓等景點及美食。建議從雙溪口走淡蘭吊橋,步行至古道後往石碇西街、集順廟。
    觀旅局極力推薦坪林水柳腳步道最適合全家福路線,步道一側為櫻花林道,山頂有座涼亭,視野極佳,左望坪林茶業博物館,右擁北勢溪風光,整個坪林風光盡收眼底。建議走完步道可到坪林老街嘗美食。
    五股觀音山六條登山步道各有特色,硬漢嶺則是觀音山最高點,海拔約616公尺,登山步道可從凌雲禪寺旁登山口進入,山頂可遠眺關渡大橋、淡水河口等。而凌雲禪寺整體建築中西合璧,倚山而建。尤其寺後火山地形景觀獨特,寺前群峰環繞,風光秀麗;建議到凌雲禪寺參拜,再走硬漢嶺步道或從林梢步道到觀音山遊客中心。


    全文網址: 我的私景點/新北6步道 邀你順道迎春 - 玩家札記 - 達人帶路玩 - udn旅遊美食 http://travel.udn.com/mag/travel/storypage.jsp?f_ART_ID=87191#ixzz2U5kpt920
    Power By udn.com
    [版主回覆05/23/2013 14:10:50]過關!

    回覆刪除
  2. 八通關清朝古道嗚鳳山古道古道關山越嶺古道獨立山古道
    跑馬古道富士古道淡蘭古道桶後越嶺古道
    [版主回覆05/23/2013 14:06:24]過關!

    回覆刪除
  3. 水沙連古道
    八番崎越嶺古道
    埤亞南警備綫
    關山越嶺道
    內本鹿越嶺道
    知本越嶺道
    崑崙坳道
    合歡越嶺道
    能高越嶺道
    八通關古道
     
     
    [版主回覆05/23/2013 14:01:06]過關!

    回覆刪除
  4. 水沙連古道
    八番崎越嶺古道
    埤亞南警備綫
    關山越嶺道
    內本鹿越嶺道
    知本越嶺道
    崑崙坳道
    合歡越嶺道
    能高越嶺道
    八通關古道
     
     
    [版主回覆05/23/2013 14:02:42]過關!

    回覆刪除
  5. 八通關清朝古道   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關山越嶺古道路     中之關古道
       
    獨立山古道     
    富士古道   
    淡蘭古道     
    能高越嶺古道

    浸水營古道
    [版主回覆05/23/2013 13:59:54]過關!

    回覆刪除
  6. 八通關清朝古道
    關山越嶺古道西起高雄六龜

    獨立山古道位於嘉義縣竹崎鄉北側的紅南坑附近

    嗚鳳山古道跑,馬古道為淡蘭古道的支線之一
    富士古道起於大坪國小溪底分校,
    淡蘭古道起自基隆河河道旁的暖暖地區,
    桶後越嶺古道起於台北縣烏來鄉的孝義村,
    能高越嶺古道位於南投縣與花蓮縣交界的山區,
    浸水營古道西起屏東縣枋寮鄉水底寮,
    [版主回覆05/23/2013 14:00:08]過關!

    回覆刪除
  7.  清代古道淡蘭古道/
    司馬庫斯古道
    八通關古道
    關山越嶺古道
    知本越嶺古道
    浸水營山古道/
    蘇花古道/
     
    [版主回覆05/23/2013 14:00:20]過關!

    回覆刪除

  8. 金門國家公園 各國家公園古道統整表
     
    古道名稱  蔡厝古道 
    古道命名之意義  蔡厝先民於太武山下聚集成村,為蔡厝通往太武山海印寺的古棧道 
    古道長度(公里)  步行約2-3小時 
    所在園區的分布位置  太武山 
    古道現況  開放中。路況良好,惟行走稜線路段時,因無岩遮蔽,需小心天雨或強風。 
    適合遊訪季節  全年 
     
    古道名稱  斗門登山古道 
    古道命名之意義  斗門地區先民運送貨物前往金湖地區交易,或至太武山撿拾柴火之捷徑。 
    古道長度(公里)  古道入口至倒影塔及鄭成功觀兵奕棋處約1公里 
    所在園區的分布位置  太武山 
    古道現況  開放中。 
    適合遊訪季節  全年 
     
    古道名稱  明朝古官道 
    古道命名之意義  明朝時期自官澳至金門城間官文傳遞及官員往來之路,因走的人較多、路徑較寬,故稱官道。 
    古道長度(公里)  遺跡殘留於各聚落 
    所在園區的分布位置  全金門 
    古道現況  -
    適合遊訪季節  全年 
     
    [版主回覆05/23/2013 14:01:46]過關!

    回覆刪除
  9. 1.鳳凰山
    2.東埔
    3.八通關
    4.越秀姑巒山
    5.達璞石閣
    6.沿途橋道
    7.庫拉庫溪
    8.溝壑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[版主回覆05/23/2013 14:01:23]過關!

    回覆刪除
  10. 古道名稱  琅嶠-卑南古道(阿朗壹古道為其中一段)
     
    古道命名之意義  自古即為原住民(排灣族、卑南族、阿美族)來往台灣西南平原、恆春半島與後山(泛指今台東、花蓮兩縣)地區重要陸路交通要道。初為原住民族部落間打獵、商貿、婚嫁、聯盟、遷徒、移民之濱海小徑,1874年日軍侵台牡丹社事件後,清廷始積極開拓治理,1877年起至1885年中法戰爭前夕,一度成為清廷駐台官吏、軍隊及和多數漢族墾民前往後山唯一且最重要官道。 
    古道長度(公里)  203公里 
    所在園區的分布位置  位於墾丁國家公園東北區,滿州-九棚(即現今屏東縣200號公路)由恆春經滿州至太平洋海岸,沿海岸經八瑤灣、牡丹灣北上至達仁鄉後直達卑南。 
    古道現況  目前大部份路段已成為公路車道,僅剩旭海漁港經牡丹鼻、觀音鼻至台東縣界塔瓦溪約4公里海岸,因過去長期軍管影響而仍保留部分古道殘基及較原始風貌。(註:阿朗壹為台東縣安朔村舊稱,阿朗壹古道為琅嶠卑南古道恆春半島至安朔村段泛稱) 
    適合遊訪季節  10月至翌4月秋、冬及春季 
     
    陽明山國家公園 各國家公園古道統整表
    古道名稱  魚路古道 
    古道命名之意義  為昔時台北、士林至金山的各種軍事、產業、採硫、挑魚等重要運輸物資之孔道。 
    古道長度(公里)  30公里 
    所在園區的分布位置  菁山路→冷水坑→擎天崗→八煙→金山 
    古道現況  部分路段塌陷整修中,目前開放絹絲瀑布段至上磺溪停車場及八煙至天籟段,為易走路段。
     
    適合遊訪季節  除冬天有東北季風 
     
    雪霸國家公園 各國家公園古道統整表
    古道名稱  北坑溪古道 
    古道命名之意義  雪霸國家公園西北角有一條源自鹿場大山與榛山的北坑溪,北坑溪古道即沿著北坑溪西側山麓穿鑿而過,原為泰雅族住民游獵的山徑,日治時代日人為有效控制管理泰雅族北勢蕃,而改修築為山地警備道路。闢建於1922年,全線海拔高度在1,300-2,200公尺之間,沿途設置萩岡、日向、雪見、幸原、北坑、曙、鹿山、泉、榛、中間等10個駐在所,以有效管控本區的居民。當年的駐在所不僅是一警備機構,同時亦備教育、醫療、交易、懲罰等多種功能,其中雪見駐在所附近最多曾有5百多位泰雅族人居住的紀錄。 
    古道長度(公里)  約33.1公里 
    所在園區的分布位置  位於雪霸國家公園西北園區, 北起茂義利〈觀霧〉,南至二本松。 
    古道現況  2004年因颱風影響,已封閉至今。路況:因連續風災影響,路況不佳。 
    適合遊訪季節  -
     
    台江國家公園 各國家公園古道統整表
    古道名稱  竹筏港 
    古道命名之意義  竹筏港開闢距今有百年以上歷史,其代表性為漢人在台灣第一條人工運河,是清末時行郊為運送民生物資所挖掘的渠道。大至為南北向,南起四草湖、北可達國賽港,渠道甚淺僅容竹筏通行,故稱為「竹筏港」(兩岸原有步道供人力拖拉之用)。 清廷曾設釐金局位竹筏港溪南端以收取釐金(竹筏通行費,為疏港道之經費),是台江晚期商業活動中,貨物的轉售據點,目前為一水道閘與漁塭。 
    古道長度(公里)  約12.3公里。 
    所在園區的分布位置  竹筏港自七股的國賽港口南下, 經今之三股溪西面,越曾文溪,經今土城池區、青草崙至鄭仔寮,橫越鹿耳門溪,穿今台鹼安順廠儲水池東,抵四草湖,過安平舊碼頭、舊運河北幹線,匯入府城五條港區。 
    古道現況  由於竹筏港荒廢既久,目前竹筏港舊道已被嘉南農田水利會作為排水道使用,在鹿耳門溪以北為「竹筏港排水道」,以南部分則多湮沒,僅餘大眾廟至四草湖這段可見其規模。 
    適合遊訪季節  全年 
     

    [版主回覆05/23/2013 14:02:10]過關!

    回覆刪除
  11. 古道名稱  綠水步道 
    古道命名之意義  屬「合歡越嶺道」的一部份。為日治時期所修建的理蕃道路及健行道路。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後,整建為大眾化的景觀步道。
     
    古道長度(公里)  2公里 
    所在園區的分布位置  綠水至合流間 
    古道現況  開放,無須申請 
    適合遊訪季節  全年 
     
    古道名稱  砂卡礑步道 
    古道命名之意義  日治時期(1940年)為立霧發電所興建之施工道路,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後,整建為大眾化的景觀步道。 
    古道長度(公里)  4.4公里 
    所在園區的分布位置  砂卡礑橋至三間屋 
    古道現況  開放,無須申請 
    適合遊訪季節  全年 
     
    古道名稱  石硿仔步道(北路) 
    古道命名之意義  清代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,為開山撫番所興建之「北路」,全段從蘇澳至花蓮,翻越過清水斷崖,多數路段早已毀壞。石硿仔步道為其中一小段。 
    古道長度(公里)  -
    所在園區的分布位置  蘇花公路崇德隧道南口至匯德隧道北口間。 
    古道現況  -
    適合遊訪季節  目前未開放 
     
    玉山國家公園 各國家公園古道統整表
     
    古道名稱  清八通關古道
     
    古道命名之意義  在久遠的年代裡,原居住於濁水溪上游溪谷的鄒族人稱呼他們的聖山-玉山為Batongguan,漢語音譯為八通關。清朝吳光亮開闢中路時,「八同關」被誤植在地圖上的荖濃溪上源草坡,後來光緒14年(1888)台灣番地圖,將八同關改為八通關,於是地名一直沿用迄今。 
    古道長
     
    [版主回覆05/23/2013 14:03:56]過關!

    回覆刪除

  12. 長度:步行約2~3小時
    是否需要事先申請:否
    適合遊訪季節:四季皆可,春天最佳。稜線部分,
    危險度較高,需小心天雨或強風,建議攜伴同行照
    應,並尋找有經驗的朋友帶路。全程所需時間較
    長,勿於傍晚登山
    沿著古道往前,可以看見一座埤塘—元履湖,為蔡厝居民以其祖先蔡復一字號命名。元履湖原為天然埤塘,水源來自雨水逕流,因保水不足,2010年由國家公園整修,因此現屬半天然之人工湖。續往前行,通過六百多年前的「百二階古道遺址」就會到達北壁,此處風景極佳,可以鳥瞰整個后江灣清楚的弧線。往前到了北岔點有兩路可走:一是前往參訪前述之元碑,再往古剎海印寺,屬於歷史考古行程。一則是循著稜線,經過大堡、小柱堡銜接玉章路,見證金門作為軍事重地的遺跡。沿途亦可觀覽金門北海岸線,十分壯觀。由於金門的地質屬於花崗岩,故沿路怪石林立,古道之地面也以石塊堆砌而成,自有種大器而粗獷的美感。
     
     
    上圖: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的成立,讓海洋史料的累積和蒐集的範圍增加了/許書國攝
     

     
     
    蔡厝古道擁有豐富的植物相,不同時節可以觀賞到豆梨、郁季、唐杜鵑、繡球繡線菊、潺槁樹、田代氏石斑木等當地特色植物。隨著時序,花朵或沿著太武山的稜線、或從石縫之中競相爭豔,讓以奇石為主的蔡厝古道變得柔和而絢麗,也會是最難忘的風景路線。
   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:航海家的自由自在
    台灣是海洋國家。可惜一直以來,對於台灣的研究,多集中在台灣這座島嶼之上,對於環繞著我們的海洋,以及海洋跟台灣的相對關係,鮮少著墨。不過,在台灣第一座海洋國家公園—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成立之後,有了不一樣的轉變:對於海洋史料的累積和蒐集的範圍增加了,雖目前尚未開放,仍可為愛好海洋史與生態的朋友們,也多了一個理解與學習的領域。
   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的範圍,涵蓋了東沙環礁外圍12海里,是我國唯一完整的環礁之島。環礁需要珊瑚經過千萬年的生長與累積,才有可能成形,其珍貴稀有的程度可見一斑。東沙為航海津要,地處南中國海的北端。不論是大航海時代的西班牙、葡萄牙進入東南亞;還是從澳門、福建出海前往呂宋的船隻,在航行的時候,都經常會經過東沙環礁海域,看到美麗的白色「石塘」(環礁之古稱)。
    除了擁有重要的航運及戰略地位之外,東沙環礁更有不少沈船的歷史遺跡,這些歷史遺跡除了可以供作當時生活與商業活動的考證外;根據沈船的分布,也可作為水域的海相研究資料,因此,東沙環礁也被世界各地的歷史學家視為最有潛力的海洋考古重鎮。隨著歲月推移,沈船遺跡與海洋生態彼此融合,共構出動人的生態與海洋文史場域。
      台江國家公園:悠遠的歷史水道
    有別大多數國家公園的古道,都是要用腳體驗,台江國家公園中的古道很特別,是船隻來往的航道,除了擁有由府城三郊商開鑿的台灣第一條人工運河,以回憶先人在此地生活的樣貌;更有先民渡海來台航道—中國廈門至臺灣鹿耳門,追思前人移民台灣的艱辛。
    道光年間,曾文溪氾濫改道,致使台江淤塞,當時台南三郊商為了貿易往來,運送鹽、糖、農作等民生物資,開拓了台灣第一條人工運河—竹筏港;其大至為南北向,南起四草湖、北可達國賽港(今之七股),全長約12.3公里;因人工渠道淺僅能容竹筏通行,故稱為「竹筏港」。當時的大船先停泊在國賽港上,再由竹筏將船上物資運送入府城。現今河道淤積嚴重,且因竹筏港荒廢已久,此運河古道北段已被嘉南農田水利會作為排水道使用,南段則多已湮沒。
    除了擁有第一條人工運河之外,台江國家公園的海域範圍,包含沿海等深線20公尺,以及鹽水溪口至東吉嶼南端所形成的寬約5公里、長約54公里之海域;代表了全球貿易時期閩台對渡、鄭成功登台及清朝台灣移墾時期之航道。有空之時,不妨追尋著前人的足跡,探訪台灣早期具有象徵意義的歷史空間。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上圖:台江國家公園擁有悠遠的歷史水道/邱士展攝
     
    太魯閣國家公園 各國家公園古道統整表
     
    古道名稱  錐麓古道
     
    古道命名之意義  橫越過錐麓斷崖而得名,屬「合歡越嶺道」的一部份。為日治時期所修建的理蕃道路及健行道路。 
    古道長度(公里)  10.3公里 
    所在園區的分布位置  燕子口至慈母橋間 
    古道現況  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史蹟保存區,開放中,需辦理入園及入山申請。限制開放 人數,平日每日48人,假日每日72人。 
    適合遊訪季節  全年 
     
    度(公里)  53公里 
    所在園區的分布位置  由西南投竹山越過中央山脈至花蓮玉里 
    古道現況  有條件開放,詳情請查閱官網 http://www.ysnp.gov.tw
     
    適合遊訪季節  全年 
     
    古道名稱  日治八通關越嶺道 
    古道命名之意義  日治時代的理蕃道路與清朝八通關古道為兩條截然不同的路線,僅於八通關及大水窟交錯而過。 
    古道長度(公里)  125公里 
    所在園區的分布位置  由西越過中央山脈至花蓮玉里 
    古道現況  目前僅開放東部園區南安至瓦拉米路段約14公里。瓦拉米之後路段有條件開放 
    適合遊訪季節  全年 
     
    古道名稱 關山越嶺古道 
    古道命名之意義  其中一說為關山越主線在關山北翻越中央主脊稜頂,故探之。
    目前為台灣最長的一條古道,主要是針對東部新越武呂溪一帶的布農族而開闢的理蕃道路。
     
    古道長度(公里)  171.06公里 
    所在園區的分布位置  西南園區,西起高雄六龜東至台東里瓏。 
    古道現況  民國61年南橫公路開通時合併大部分的關山越嶺古道,目前就屬中之關路段,保留較完整的原始道路,然因道路中斷,故未開放。 
    適合遊訪季節  目前未開放 
     
    墾丁國家公園 各國家公園古道統整表
    [版主回覆05/23/2013 14:05:10]過關!

    回覆刪除
  13. 八通關清朝古道:正式創建於光緒元年(1875年),是台灣境內最早橫貫東西部的聯絡道路之一,由當年總兵吳光亮督軍開鑿完成。又稱理蕃道路,全長約125公里,日本為實行理蕃政策,於民國8年6月開工闢建的。

     關山越嶺古道西起高雄六龜、東到台東關山(里瓏),全長約170公里,因途中翻越海拔3176公尺的關山嶺山而得名。目前的南部橫貫公路,大致沿著關山越嶺道路而開設,除越嶺古道兩端及部份中間路段被南橫合併外,古道全程仍有約80公里的舊步徑,穿梭在叢山茂林中;古道中梅山到埡口段為保留最完整的路段,全程屬玉山國家公園園區範圍,近年來,玉管處致力整建古道,並於民國86年對外開放天池到中之關間的「中之關古道」。

    獨立山古道位於嘉義縣竹崎鄉北側的紅南坑附近,因穿梭在獨立山山區,故得名之;大致上可分為紅南坑森林古道、獨立山登山步道及松腳至樟腦寮、紅南坑段三條線段。據傳此古道為清代時所闢建,在阿里山森林鐵路興建前,獨立山古道為運送民生物品的主要道路,現在林管處已將三條線段中的獨立山登山步道整建完成

    嗚鳳山古道起於苗栗縣頭屋鄉鳴鳳村雲洞宮後方的鳴鳳山遊憩區,途經林務局大湖第9林班地,迄於獅潭鄉新店村義民廟,全長約3公里。此條古道見證著古人經商、運輸的往事,雖因苗22線的開闢使用而逐漸失去效用,但歷經一甲子後,在當地鄉民、政府的群策群力下,斬除雜草、整建道路,古道的路跡終於被找出來

    跑馬古道為淡蘭古道的支線之一,位於台北縣烏來鄉與宜蘭縣頭城鎮、礁溪鄉的界線上;由北宜公路石牌站起步,至五峰旗止,全長7公里,其中約有3公里在國有林班地界內。此古道早先稱木馬路,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,因作為軍用運輸道路,故又稱陸軍道或跑馬路,有了台9號公路時,又將它稱為頂車路,由於古道係清朝末年連絡台北與蘭陽地區的主要道路,故又稱「淡蘭便道」。

    富士古道起於大坪國小溪底分校,再由分校口登上大尖山東南稜,沿富士溪而行,經大尖池(海拔837公尺)東稜鞍部至磺嘴山主稜;自然原始、清新平靜的富士古道,為隱藏在陽明山區中,眾多前人所使用道路的其中一條,古道上最著名的景觀為連線的青表草原

    淡蘭古道起自基隆河河道旁的暖暖地區,沿河道旁的小徑東行,越過三貂嶺、草嶺山區,至蘭陽地區大里、石城附近,全程長約80餘公里;這條孔道最初是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的游獵山徑,後來漸漸演變成昔日淡水廳(台北)與噶瑪蘭廳(宜蘭)兩個地方之交通、移民、生意等來往要道,人們稱此條因拓墾移居而踩踏出的道路為淡蘭古道。

    桶後越嶺古道起於台北縣烏來鄉的孝義村,越過南勢溪支流桶後溪,止於宜蘭縣礁溪鄉;古道全程分為桶後林道與桶後越嶺道,林道指的是由烏來經孝義至桶後的產業道路,越嶺道指的是由桶後經小礁溪至礁溪的路段。此條為泰雅族人因狩獵需要所踩出的道路,伐木時期原為運輸台車的軌道,經整建後,如今已成為一條熱門的登山步道。

    能高越嶺古道位於南投縣與花蓮縣交界的山區,西起霧社廬山,越過能高、安東軍山鞍部,東下木瓜溪,至花蓮銅門,全長約83公里;早期是中部地區東西部商旅往來的捷徑,在合歡山路線開拓之前,是唯一串通南投與花蓮的道路。民國39年夏天,台灣電力公司沿著越嶺道架設一條輸電線,每隔10公里還設立保線所,隨著輸電線的闢建,使得這條寂寞已久的古道又再度活絡起來,更進而成為台灣橫貫越嶺的熱門登山路線。

    浸水營古道西起屏東縣枋寮鄉水底寮,而大武溪口南方臨太平洋岸的大武,是此線山道的終點;清代地方志把這條官路叫三條崙道,日據日期,日本人改修三條崙道為理蕃道路,並將古道改稱為浸水營越嶺道。近50年來,古道受大自然的風化,幾乎湮沒於雜草林木中,使得今人不知道古道曾紀載著開山撫蕃、移民浪潮及東西交易的歷史。
    [版主回覆05/23/2013 14:04:31]過關!

    回覆刪除
  14.  
     
     
    陽明山國家公園中的魚路古道,在用途上相當的「名符其實」。早期,這是金山(古稱金包里)與士林之間,運送魚貨的道路。當時的金山漁民,一早就將打得的魚貨,透過魚路古道挑往台北販賣,利用所賣得的錢匆匆買些日常補給品後,再循著原路趕回家。這條路,由金山至士林單趟就要 30公里,由此可體會先民的生活真的不容易。
    1858年,英國的博物學家斯文豪,也曾走過這條路,據說他上午五點自金包里出發,晚間九時左右抵達士林。
    魚路古道,可說是台灣國家公園諸條古道中的明星,相當受到歡迎,拜訪的遊客絡繹不絕。這可能跟陽明山的地理位置相對易達有關。沿著魚路古道,不論選擇南段或北段(以擎天崗金包里大路城門為界),亦或是一次走完,隨處都是人們熟知的陽明山景點,諸如擎天崗、絹絲瀑布、冷水坑、許顏橋等等。
      如果走魚路古道北段,前行不久,可以發現分成兩個路段:日人路與河南勇路。日人路相對平緩、呈土坡式路段,日治時期初期由日本人規劃,交由簡大獅所建,主要用於軍事用途。另外清代河南勇路的歷史至少有兩百年,由石階所構成,走起來較為陡峭。許多人會在一來一回中選擇不同的路來走,體驗兩條路段不一樣的風情。由於部分路段塌陷整修中,目前魚路古道所開放的部分為絹絲瀑布段至許顏橋段。
    太魯閣國家公園:綠水步道 豐富刺激的迷你步道
    步道長度:2公里
    是否需要申請:否
    適合遊訪季節:任何季節均可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上 圖:丸田砲台遺址步道雖稱不上古道,但步道上的每一吋土地,也都記載了先民們的血汗/陳家鴻攝
    下左圖:在綠水步道沿途可以看到日人的弔靈碑/林茂耀攝
    下右圖:綠水步道雖然迷你,但茂密的林相、豐富的生態、隧道、溪谷、懸崖等步道景觀樣樣不缺/ 林茂耀攝
     

     步道入口位於綠水地質地形展示館旁,茂密的森林、斷崖地形、岩生植物、人文遺跡都是其特色,地上踩著的是混著碎石跟枯葉的步道,上面籠罩著則是蔥鬱的林木,走在這條具人文歷史價值的步道上,在閒適幽靜之中,還是可以感受到當年那段不平靜的歲月。
    綠水步道可以體驗太魯閣國家公園的人文特色,也可以觀察步道上特殊的植物生態,如太魯閣櫟、青剛櫟、大葉溲疏、樟樹⋯⋯等,太魯閣櫟喜歡生長在石灰岩地區,因此它的分布並不普遍,主要分布在太魯閣東段大理岩區,是台灣特有且稀有的植物,當您造訪綠水步道時,除了緬懷思古之情外,也千萬不要錯過這些迷人的植物喔!
    雪霸國家公園:丸田砲台遺址步道 看不見的存在傷痕
    步道長度:約630公尺
    是否需要事先申請:否
    適合遊訪季節:四季皆宜
    丸田砲台遺址步道,位於雪霸國家公園的雪見遊憩區內,指的是由二本松解說站至丸田砲台遺址之間的步道,沿著司馬限林道即可到達。這段步道的距離雖不算太長,也稱不上古道,但步道上的每一吋土地,都記載了先民們的血汗。因為,丸田砲台是當時日人治台時,為了鎮壓英勇善戰的泰雅族戰士而設置的。「丸田」則是當時在北勢戰役中死去的日籍警補的名字。
     
    左 圖:蔡厝古道的百二階古道遺址/陳長志攝
     

     
     
    除此之外,在日治時代,日本人也在丸田砲台處,發現了史前先民的遺跡,推估時代,可能可以上溯到舊石器時代晚期。想要了解這些歷史的印記,可以在二本松解說站的「丸田砲台文史紀念館」中得到解答。在紀念館中,可以看到泰雅原住民文物、二本松與丸田砲台的相關史料、隘勇線制度的介紹,以及原住民英勇抗日的史跡。
    二本松解說站的高度為海拔1,320公尺,位於司馬限林道約14公里處,是利用原來的松安派出所舊有空間重新規劃設置,日治時期此處設有二本松駐在所,在這裡,可以透過觀景台俯瞰整個大安溪谷。之後,穿過後面茂密的竹林,循著步道,就可以前往丸田砲台遺址。沿途可見原始的杉木林、香杉、姑婆芋、鐵雨傘、風籐、桂竹、烏新石等等,皆有告示牌說明,要特別注意的是,該處長有不少的咬人貓(蕁麻),遊走請小心別被沾到,以免皮膚有不適症狀。
    距砲台遺址100公尺處,可以看見日治時代與現代的三角定位點。步道盡頭就是丸田砲台遺址,一整個平台上,只見砲台的紀念碑橫著兩三根頹木,看上去會有些歷史滄桑,彷彿一切從未發生過之感慨。
      金門國家公園:蔡厝古道 奇石林立的元代古道

    [版主回覆05/23/2013 14:04:45]過關!

    回覆刪除

  15. 回本期目錄
    封面故事
    夏遊 國家公園古道
     
     
    脫去厚重的大衣,溫暖的陽光將人們拉到了戶外,當您走訪於山林幽徑裡欣賞沿路花木扶疏的景象時,是否知道自己腳下所踏這些阡陌路徑的來歷呢?這些古道又有哪些生態景象值得共賞?
    分散於台灣各處的古道,如今都承載著不同的命運,有幸規劃入國家公園或其他政府相關單位的古道,在細心的整頓與維護下,得以能繼續保存其原始天然的面貌。礙於篇幅有限,本篇挑選各國家公園的其中一條古道做介紹,邀請讀者利用夏日—這個熱情、明亮、生意盎然的好時節,隨著先民的腳步,一步步走踏古道、見證歷史,探訪台灣經典之美。
    墾丁國家公園:琅嶠—卑南古道 海角天涯的淨土
    古道長度:約12公里
    是否需要事先申請:否,但最好有熟悉路徑的嚮導帶領
    適合遊訪季節:秋冬春季
      墾丁國家公園中的琅嶠—卑南古道,其中最末一段的「阿朗壹古道」是目前台灣環島公路中的唯一「缺口」,由於此處交通不易到達,因而有著「海角天涯」、「依山臨海」、「人間淨土」等稱呼。雖然到達不便,然而「阿朗壹古道」沿途美麗的自然景觀,豐富的生態資源、高濃度的人文遺跡,以及行走在原始古道殘餘路基上濃郁的歷史情懷,絕對讓所耗費的辛苦值回票價!
    琅嶠—卑南古道呈南北走向,上溯歷史,可達五千多年前,而從荷蘭人治台開始,就已有通行紀錄,是當時的平埔族人打獵、結盟及「移民」台灣東部的主要幹道。1874年,日軍侵台的牡丹社事件發生,清政府開始認真治理這條古道,用以作為清廷官員、漢人前往後山的軍事與通行的最重要官道;之後則因治理重心轉往北部而漸趨沒落。現存「阿朗壹古道」的起迄為: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至台東縣達仁鄉南田村,全長約12公里,屬健腳級路線。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上 圖:隨著先民的腳步,踏訪古道,在歷史的見證下欣賞台灣之美/ 連士傑攝
    下 圖:阿朗壹古道是目前台灣環島公路中的唯一「缺口」/ 賴宛靖攝
     
    採訪&撰文/夏君佩
    特別感謝/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林瓊瑤小姐
   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高千雯小姐 、陳長志先生
    太魯閣國家公園林茂耀先生
   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呂理昌主任、游淑鈞技士
   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劉惠芳小姐、海洋國家
    公園管理處商樂家小姐
   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蔡文玲小姐
   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陳瑩禪小姐

     
     
    在「 阿朗壹古道」 中,觀音鼻阻隔了旭海與南田,若想要通行,只能趁著退潮時快速跳石通過,或選擇高繞,在高繞的過程中則可以俯看整片太平洋。據說,這段路程在當時被稱為「禁語之區」,因為行經該處時,除了要和無情的海浪賽跑之外,還必須保持絕對的安靜以提防後方排灣族可能的攻擊。而這裡,也是椰子蟹和綠蠵龜的棲息地。古道之上隨處可見陶器碎片和板岩石片,反映了史前人類生活的遺跡。也因為過往的人類活動頻繁,路面植被較少,路中常常卡著千年流水沖刷不走的大石,走來很有挑戰性。
    玉山國家公園:日治八通關越嶺道
    長度:125公里
    是否需要事先申請:至佳心往返不需申請,過佳心至瓦拉米可至南安遊客中心辦理入園証。入山證,可至南安警察小隊辦理
    適合遊訪季節:四季皆宜
    八通關,是早期居住在陳有蘭溪溪畔的鄒族人,對於其心中聖山—Batongguan(玉山)的漢語譯音。現有的八通關古道有兩條,分別是清廷所建之清八通關古道—這也是目前台灣所有古道中唯一被列為國定古蹟者;另一條則是日人所建之日治八通關越嶺道。兩條古道由西貫穿了玉山,直達東部的花蓮。有趣的是,這兩條古道雖然都叫八通關,卻是各走各的調,只有在八通關大草原和大水窟有較明顯交錯而過地域。
      玉山國家公園的日治八通關越嶺道路,南安至瓦拉米路段,全長約14公里。雖然相較整條古道的125公里,僅占了十分之一,然而沿途美點甚多,故遊訪此處仍可有無盡的收穫。由南安往瓦拉米地段,海拔由460公尺驟升至1068公尺,沿途林相從溫帶的胡桃林、常綠闊葉林、赤楊林,變化至紅檜、雲杉等溫帶針闊葉混合林,非常生動鮮明。
    由八通關越嶺古道東口出發, 沿途會經過山風—這裡有1930年代留下來的日式古橋。續往前行,則會到佳心,該處原是日治時代佳心駐在所的舊址,現仍遺留有一寬闊平台,並設置涼亭及洗手間,可供遠眺之用。而此段的終點瓦拉米駐在所,是一棟新建的太陽能山屋,可供遊客休憩之用。
    瓦拉米的語譯有幾個說法,其一為布農族語「蕨」的意思,因為沿途長滿了各式蕨類,下次經過時不妨停下來,仔細欣賞這種從侏羅紀時代,就已經存在的美麗植物。
    陽明山國家公園:金包里大路( 魚路古道)漫長的販魚路
    長度:目前開放路段為山豬湖至許顏橋4.2公里
    是否需要事先申請:否
    適合遊訪季節:除冬天東北季風外,四季皆宜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上左圖:山風至瓦拉米一帶,蕨類植物蒼翠扶疏、姿相萬千/邱創椿攝
    上右圖:八通關日據越嶺古道上,位於意西拉駐在所西側的日治時代意西拉吊橋/ 玉管處提供
    下 圖:魚路古道在用途上相當的「名符其實」。早期是金山與士林之間,運送魚貨的道路/陽管處提供
    [版主回覆05/23/2013 14:05:24]過關!

    回覆刪除
  16.  A.淡蘭古道/
      
      B北宜山道/
       
    C.福巴越嶺古道/
      
     
    D.司馬庫斯古道/
      
      E.鹿場連越嶺古道/
      
    2.中部古道
     
    A.合歡越嶺古道/
       
    B.能高越嶺古道/
       
    C.八通關古道/
      
      3.南部古道
      A.關山越嶺古道/
       B.內本鹿越嶺古道/
      
    C.知本越嶺古道/
       D.卑南道古路/
       
    E.浸水營山古道/
     
    4.東部古道
     
    A.蘇花古道/
       
    一)蘇花古道北段   二)蘇花古道南段
      B.奇美古道/古時候由阿美族人,沿著秀姑巒溪北岸之瑞穗,經原住民

    [版主回覆05/23/2013 14:09:42]過關!

    回覆刪除
  17.  
    1.琅嶠—卑南古道

    2.阿朗壹古道  魚路古道
    3.蔡厝古道

    4.錐麓古道
    5.綠水步道

    6.砂卡礑步道

    7.清八通關古道

    8.關山越嶺古道

    9.北坑溪古道


    [版主回覆05/23/2013 14:11:59]過關!

    回覆刪除
  18. 八通關清朝古道:正式創建於光緒元年(1875年),是台灣境內最早橫貫東西部的聯絡道路之一,由當年總兵吳光亮督軍開鑿完成。又稱理蕃道路,全長約125公里,日本為實行理蕃政策,於民國8年6月開工闢建的。

     關山越嶺古道西起高雄六龜、東到台東關山(里瓏),全長約170公里,因途中翻越海拔3176公尺的關山嶺山而得名。目前的南部橫貫公路,大致沿著關山越嶺道路而開設,除越嶺古道兩端及部份中間路段被南橫合併外,古道全程仍有約80公里的舊步徑,穿梭在叢山茂林中;古道中梅山到埡口段為保留最完整的路段,全程屬玉山國家公園園區範圍,近年來,玉管處致力整建古道,並於民國86年對外開放天池到中之關間的「中之關古道」。

    獨立山古道位於嘉義縣竹崎鄉北側的紅南坑附近,因穿梭在獨立山山區,故得名之;大致上可分為紅南坑森林古道、獨立山登山步道及松腳至樟腦寮、紅南坑段三條線段。據傳此古道為清代時所闢建,在阿里山森林鐵路興建前,獨立山古道為運送民生物品的主要道路,現在林管處已將三條線段中的獨立山登山步道整建完成

    嗚鳳山古道起於苗栗縣頭屋鄉鳴鳳村雲洞宮後方的鳴鳳山遊憩區,途經林務局大湖第9林班地,迄於獅潭鄉新店村義民廟,全長約3公里。此條古道見證著古人經商、運輸的往事,雖因苗22線的開闢使用而逐漸失去效用,但歷經一甲子後,在當地鄉民、政府的群策群力下,斬除雜草、整建道路,古道的路跡終於被找出來

    跑馬古道為淡蘭古道的支線之一,位於台北縣烏來鄉與宜蘭縣頭城鎮、礁溪鄉的界線上;由北宜公路石牌站起步,至五峰旗止,全長7公里,其中約有3公里在國有林班地界內。此古道早先稱木馬路,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,因作為軍用運輸道路,故又稱陸軍道或跑馬路,有了台9號公路時,又將它稱為頂車路,由於古道係清朝末年連絡台北與蘭陽地區的主要道路,故又稱「淡蘭便道」。

    富士古道起於大坪國小溪底分校,再由分校口登上大尖山東南稜,沿富士溪而行,經大尖池(海拔837公尺)東稜鞍部至磺嘴山主稜;自然原始、清新平靜的富士古道,為隱藏在陽明山區中,眾多前人所使用道路的其中一條,古道上最著名的景觀為連線的青表草原

    淡蘭古道起自基隆河河道旁的暖暖地區,沿河道旁的小徑東行,越過三貂嶺、草嶺山區,至蘭陽地區大里、石城附近,全程長約80餘公里;這條孔道最初是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的游獵山徑,後來漸漸演變成昔日淡水廳(台北)與噶瑪蘭廳(宜蘭)兩個地方之交通、移民、生意等來往要道,人們稱此條因拓墾移居而踩踏出的道路為淡蘭古道。

    桶後越嶺古道起於台北縣烏來鄉的孝義村,越過南勢溪支流桶後溪,止於宜蘭縣礁溪鄉;古道全程分為桶後林道與桶後越嶺道,林道指的是由烏來經孝義至桶後的產業道路,越嶺道指的是由桶後經小礁溪至礁溪的路段。此條為泰雅族人因狩獵需要所踩出的道路,伐木時期原為運輸台車的軌道,經整建後,如今已成為一條熱門的登山步道。

    能高越嶺古道位於南投縣與花蓮縣交界的山區,西起霧社廬山,越過能高、安東軍山鞍部,東下木瓜溪,至花蓮銅門,全長約83公里;早期是中部地區東西部商旅往來的捷徑,在合歡山路線開拓之前,是唯一串通南投與花蓮的道路。民國39年夏天,台灣電力公司沿著越嶺道架設一條輸電線,每隔10公里還設立保線所,隨著輸電線的闢建,使得這條寂寞已久的古道又再度活絡起來,更進而成為台灣橫貫越嶺的熱門登山路線。

    浸水營古道西起屏東縣枋寮鄉水底寮,而大武溪口南方臨太平洋岸的大武,是此線山道的終點;清代地方志把這條官路叫三條崙道,日據日期,日本人改修三條崙道為理蕃道路,並將古道改稱為浸水營越嶺道。近50年來,古道受大自然的風化,幾乎湮沒於雜草林木中,使得今人不知道古道曾紀載著開山撫蕃、移民浪潮及東西交易的歷史。

    [版主回覆05/24/2013 11:43:45]過關!

    回覆刪除
  19. 八通關清朝古道:正式創建於光緒元年(1875年),是台灣境內最早橫貫東西部的聯絡道路之一,由當年總兵吳光亮督軍開鑿完成。又稱理蕃道路,全長約125公里,日本為實行理蕃政策,於民國8年6月開工闢建的。

     關山越嶺古道西起高雄六龜、東到台東關山(里瓏),全長約170公里,因途中翻越海拔3176公尺的關山嶺山而得名。目前的南部橫貫公路,大致沿著關山越嶺道路而開設,除越嶺古道兩端及部份中間路段被南橫合併外,古道全程仍有約80公里的舊步徑,穿梭在叢山茂林中;古道中梅山到埡口段為保留最完整的路段,全程屬玉山國家公園園區範圍,近年來,玉管處致力整建古道,並於民國86年對外開放天池到中之關間的「中之關古道」。

    獨立山古道位於嘉義縣竹崎鄉北側的紅南坑附近,因穿梭在獨立山山區,故得名之;大致上可分為紅南坑森林古道、獨立山登山步道及松腳至樟腦寮、紅南坑段三條線段。據傳此古道為清代時所闢建,在阿里山森林鐵路興建前,獨立山古道為運送民生物品的主要道路,現在林管處已將三條線段中的獨立山登山步道整建完成

    嗚鳳山古道起於苗栗縣頭屋鄉鳴鳳村雲洞宮後方的鳴鳳山遊憩區,途經林務局大湖第9林班地,迄於獅潭鄉新店村義民廟,全長約3公里。此條古道見證著古人經商、運輸的往事,雖因苗22線的開闢使用而逐漸失去效用,但歷經一甲子後,在當地鄉民、政府的群策群力下,斬除雜草、整建道路,古道的路跡終於被找出來

    跑馬古道為淡蘭古道的支線之一,位於台北縣烏來鄉與宜蘭縣頭城鎮、礁溪鄉的界線上;由北宜公路石牌站起步,至五峰旗止,全長7公里,其中約有3公里在國有林班地界內。此古道早先稱木馬路,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,因作為軍用運輸道路,故又稱陸軍道或跑馬路,有了台9號公路時,又將它稱為頂車路,由於古道係清朝末年連絡台北與蘭陽地區的主要道路,故又稱「淡蘭便道」。

    富士古道起於大坪國小溪底分校,再由分校口登上大尖山東南稜,沿富士溪而行,經大尖池(海拔837公尺)東稜鞍部至磺嘴山主稜;自然原始、清新平靜的富士古道,為隱藏在陽明山區中,眾多前人所使用道路的其中一條,古道上最著名的景觀為連線的青表草原

    淡蘭古道起自基隆河河道旁的暖暖地區,沿河道旁的小徑東行,越過三貂嶺、草嶺山區,至蘭陽地區大里、石城附近,全程長約80餘公里;這條孔道最初是平埔族凱達格蘭人的游獵山徑,後來漸漸演變成昔日淡水廳(台北)與噶瑪蘭廳(宜蘭)兩個地方之交通、移民、生意等來往要道,人們稱此條因拓墾移居而踩踏出的道路為淡蘭古道。

    桶後越嶺古道起於台北縣烏來鄉的孝義村,越過南勢溪支流桶後溪,止於宜蘭縣礁溪鄉;古道全程分為桶後林道與桶後越嶺道,林道指的是由烏來經孝義至桶後的產業道路,越嶺道指的是由桶後經小礁溪至礁溪的路段。此條為泰雅族人因狩獵需要所踩出的道路,伐木時期原為運輸台車的軌道,經整建後,如今已成為一條熱門的登山步道。

    能高越嶺古道位於南投縣與花蓮縣交界的山區,西起霧社廬山,越過能高、安東軍山鞍部,東下木瓜溪,至花蓮銅門,全長約83公里;早期是中部地區東西部商旅往來的捷徑,在合歡山路線開拓之前,是唯一串通南投與花蓮的道路。民國39年夏天,台灣電力公司沿著越嶺道架設一條輸電線,每隔10公里還設立保線所,隨著輸電線的闢建,使得這條寂寞已久的古道又再度活絡起來,更進而成為台灣橫貫越嶺的熱門登山路線。

    浸水營古道西起屏東縣枋寮鄉水底寮,而大武溪口南方臨太平洋岸的大武,是此線山道的終點;清代地方志把這條官路叫三條崙道,日據日期,日本人改修三條崙道為理蕃道路,並將古道改稱為浸水營越嶺道。近50年來,古道受大自然的風化,幾乎湮沒於雜草林木中,使得今人不知道古道曾紀載著開山撫蕃、移民浪潮及東西交易的歷史。

    [版主回覆05/24/2013 11:44:01]過關!

    回覆刪除
  20. 北部古道
     
    A.淡蘭古道/
    B北宜山道/
     2.中部古道
      A.合歡越嶺古道/
      B.能高越嶺古道/
    八通關古道/
    3.南部古道
      A.關山越嶺古道/
      B.內本鹿越嶺古道/
     C.知本越嶺古道/
      D.卑南道古路/
     E.浸水營山古道/
    4.東部古道
      A.蘇花古道/

    [版主回覆05/24/2013 11:44:14]過關!

    回覆刪除

歡迎親愛的家長及同學們,將心中的想法…在此提出喲^_^