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2月13日 星期二

網路作業~清朝那檔子事兒


清水祖師廟建於清朝乾隆年間…因此,老師特地為大家講述清朝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的文治武功盛世。請問接下來的雍正及乾隆二位皇帝分別在位多久?又在歷史上留下什麼顯著的功績呢?

17 則留言:

  1. 雍正是1722年11月繼位,在隔年1723年才算雍正元年
    到1735年8月時候雍正駕崩那時候雍正13年,所以在位13年
    左右。

    康熙皇帝一共有三十五個兒子,次子允礽是皇后生的嫡子,在未滿兩歲時,即被冊立為太子。可惜允礽行為不檢,性格暴戾,惡名昭彰,康熙皇帝忍無可忍,終於將他廢了,幽禁在宮中。從此以後,其它幾個兄弟,就極力擴張自己的勢力,希望被立為太子。
      西元一七二二年康熙駕崩,四子雍正繼位,許多人感到意外,於是關於雍正篡改康熙遺昭的傳聞,便被繪聲繪影地傳播開來。
      有人認為康熙遺詔寫的是「傳位十四子」。因為在康熙晚年,十四子最得寵信,但是雍正和他們的親信們趁十四子來不及回京奔喪之際,篡改遺詔,將「十」改為「于」,就變成「傳位于四子」,而四子就是雍正皇帝。
      雍正即位之後,他的兄弟有的被他關在監牢裏,有的被軟禁在家裏,例如皇八子,先是被革去王爵,並且改名為「阿其那」,「豬」的意思。然後又被監禁在獄中,最後死在那裏。皇十四子的遭遇也相同,所幸沒有死在獄中。
      雍正皇帝一生結怨很多,到了雍正十三年(西元一七三五年)八月二十一日,他突然去世了。 雍正皇帝愛新覺羅.胤禛(1678-1735年),是清代定都北京後的第三任皇帝。他為人們所熟悉,多半還不是由於他的才幹、他的作為,而是他傳奇式的政治生涯,他那有血有肉、充滿著矛盾的思想作風和性格、嗜好,包括他的為人處事,都有鮮明的個性,無不給人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
    雍正帝登極那年已經四十五歲了。對於一位君臨天下,主宰全體臣民的最高統治者來說,這應該是最佳年齡。胤禛從無大影響的雍親王,一變而為芸芸眾生臣服的大清皇帝那天起始,心態上已經失去平衡了。因為他最清楚自己是怎樣上臺的,也最明白自己在眾人心目中是怎樣一個位置,因此也就不得不極力打扮自己,在偌大的政治舞臺上,從此也真的成了一位具有雙重人格的演員,一位充滿了矛盾而又滿腹狐疑的演員。
     
    乾隆於24歲即位 在位60年 88歲逝世(在84歲時退位 因為尊敬祖父康熙所以
     
    於即位60年時 就退位 成為太上皇 直到88歲逝世)

     
    [版主回覆12/13/2011 21:20:01]過關!

    回覆刪除
  2. 康熙皇帝一共有三十五個兒子,次子允礽是皇后生的嫡子,在未滿兩歲時,即被冊立為太子。可惜允礽行為不檢,性格暴戾,惡名昭彰,康熙皇帝忍無可忍,終於將他廢了,幽禁在宮中。從此以後,其它幾個兄弟,就極力擴張自己的勢力,希望被立為太子。

      西元一七二二年康熙駕崩,四子雍正繼位,許多人感到意外,於是關於雍正篡改康熙遺昭的傳聞,便被繪聲繪影地傳播開來。

      有人認為康熙遺詔寫的是「傳位十四子」。因為在康熙晚年,十四子最得寵信,但是雍正和他們的親信們趁十四子來不及回京奔喪之際,篡改遺詔,將「十」改為「于」,就變成「傳位于四子」,而四子就是雍正皇帝。

      雍正即位之後,他的兄弟有的被他關在監牢裏,有的被軟禁在家裏,例如皇八子,先是被革去王爵,並且改名為「阿其那」,「豬」的意思。然後又被監禁在獄中,最後死在那裏。皇十四子的遭遇也相同,所幸沒有死在獄中。

      雍正皇帝一生結怨很多,到了雍正十三年(西元一七三五年)八月二十一日,他突然去世了。 雍正皇帝愛新覺羅.胤禛(1678-1735年),是清代定都北京後的第三任皇帝。他為人們所熟悉,多半還不是由於他的才幹、他的作為,而是他傳奇式的政治生涯,他那有血有肉、充滿著矛盾的思想作風和性格、嗜好,包括他的為人處事,都有鮮明的個性,無不給人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

    雍正帝登極那年已經四十五歲了。對於一位君臨天下,主宰全體臣民的最高統治者來說,這應該是最佳年齡。胤禛從無大影響的雍親王,一變而為芸芸眾生臣服的大清皇帝那天起始,心態上已經失去平衡了。因為他最清楚自己是怎樣上臺的,也最明白自己在眾人心目中是怎樣一個位置,因此也就不得不極力打扮自己,在偌大的政治舞臺上,從此也真的成了一位具有雙重人格的演員,一位充滿了矛盾而又滿腹狐疑的演員。
    [版主回覆12/13/2011 21:22:00]過關!

    回覆刪除
  3. 雍正在位13年,其歷史貢獻如下:

    一 .嚴刑竣法以鞏固君權。

    二 .設立軍機處,加強集權。

    三 .派遣密探監督官吏的施政。

    四 .統一全民的地位,廢除「賤民」的階級。

    五 .整頓財政,充實政府財庫。

    乾隆在位60年,其功績:
    實行寬猛互濟的政策,務實足國,重視農桑,停止捐納,使社會上出現一片繁榮的景象,“康乾盛世”在此期間達到了頂峰。同時乾隆平定了準噶爾部,消滅了天山南路大小和卓木的勢力,加强了中央政府對邊疆地區的管理,鞏固和開展了中國這個多民族國家,奠定了今天中國固有版圖;嚴厲拒絕了英國特使馬嘎爾尼提出的侵略性要求。


    大概就是這樣......^^
    資料來源:YAHOO奇摩知識+
     
    [版主回覆12/13/2011 21:20:30]過關!

    回覆刪除
  4. 雍正在位13年,其歷史貢獻如下:

    一 .嚴刑竣法以鞏固君權。

    二 .設立軍機處,加強集權。

    三 .派遣密探監督官吏的施政。

    四 .統一全民的地位,廢除「賤民」的階級。

    五 .整頓財政,充實政府財庫。

    乾隆在位60年,其功績:
    實行寬猛互濟的政策,務實足國,重視農桑,停止捐納,使社會上出現一片繁榮的景象,“康乾盛世”在此期間達到了頂峰。同時乾隆平定了準噶爾部,消滅了天山南路大小和卓木的勢力,加强了中央政府對邊疆地區的管理,鞏固和開展了中國這個多民族國家,奠定了今天中國固有版圖;嚴厲拒絕了英國特使馬嘎爾尼提出的侵略性要求。
    唷~老施!!

    [版主回覆12/13/2011 23:16:08]過關!

    回覆刪除
  5. 康熙皇帝一共有三十五個兒子,次子允礽是皇后生的嫡子,在未滿兩歲時,即被冊立為太子。可惜允礽行為不檢,性格暴戾,惡名昭彰,康熙皇帝忍無可忍,終於將他廢了,幽禁在宮中。從此以後,其它幾個兄弟,就極力擴張自己的勢力,希望被立為太子。

      西元一七二二年康熙駕崩,四子雍正繼位,許多人感到意外,於是關於雍正篡改康熙遺昭的傳聞,便被繪聲繪影地傳播開來。

      有人認為康熙遺詔寫的是「傳位十四子」。因為在康熙晚年,十四子最得寵信,但是雍正和他們的親信們趁十四子來不及回京奔喪之際,篡改遺詔,將「十」改為「于」,就變成「傳位于四子」,而四子就是雍正皇帝。

      雍正即位之後,他的兄弟有的被他關在監牢裏,有的被軟禁在家裏,例如皇八子,先是被革去王爵,並且改名為「阿其那」,「豬」的意思。然後又被監禁在獄中,最後死在那裏。皇十四子的遭遇也相同,所幸沒有死在獄中。

      雍正皇帝一生結怨很多,到了雍正十三年(西元一七三五年)八月二十一日,他突然去世了。 雍正皇帝愛新覺羅.胤禛(1678-1735年),是清代定都北京後的第三任皇帝。他為人們所熟悉,多半還不是由於他的才幹、他的作為,而是他傳奇式的政治生涯,他那有血有肉、充滿著矛盾的思想作風和性格、嗜好,包括他的為人處事,都有鮮明的個性,無不給人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

    雍正帝登極那年已經四十五歲了。對於一位君臨天下,主宰全體臣民的最高統治者來說,這應該是最佳年齡。胤禛從無大影響的雍親王,一變而為芸芸眾生臣服的大清皇帝那天起始,心態上已經失去平衡了。因為他最清楚自己是怎樣上臺的,也最明白自己在眾人心目中是怎樣一個位置,因此也就不得不極力打扮自己,在偌大的政治舞臺上,從此也真的成了一位具有雙重人格的演員,一位充滿了矛盾而又滿腹狐疑的演員。
    [版主回覆12/13/2011 23:16:30]過關!

    回覆刪除
  6. 雍正在位13年,其歷史貢獻如下:

    一 .嚴刑竣法以鞏固君權。

    二 .設立軍機處,加強集權。

    三 .派遣密探監督官吏的施政。

    四 .統一全民的地位,廢除「賤民」的階級。

    五 .整頓財政,充實政府財庫。

    乾隆在位60年,其功績:
    實行寬猛互濟的政策,務實足國,重視農桑,停止捐納,使社會上出現一片繁榮的景象,“康乾盛世”在此期間達到了頂峰。同時乾隆平定了準噶爾部,消滅了天山南路大小和卓木的勢力,加强了中央政府對邊疆地區的管理,鞏固和開展了中國這個多民族國家,奠定了今天中國固有版圖;嚴厲拒絕了英國特使馬嘎爾尼提出的侵略性要求。


    [版主回覆12/14/2011 12:10:15]過關!

    回覆刪除
  7. 雍正在位13年,其歷史貢獻如下:

    一 .嚴刑竣法以鞏固君權。

    二 .設立軍機處,加強集權。

    三 .派遣密探監督官吏的施政。

    四 .統一全民的地位,廢除「賤民」的階級。

    五 .整頓財政,充實政府財庫。

    乾隆在位60年,其功績:
    實行寬猛互濟的政策,務實足國,重視農桑,停止捐納,使社會上出現一片繁榮的景象,“康乾盛世”在此期間達到了頂峰。同時乾隆平定了準噶爾部,消滅了天山南路大小和卓木的勢力,加强了中央政府對邊疆地區的管理,鞏固和開展了中國這個多民族國家,奠定了今天中國固有版圖;嚴厲拒絕了英國特使馬嘎爾尼提出的侵略性要求。


    [版主回覆12/14/2011 12:10:48]過關!

    回覆刪除
  8. 雍正在位13年,其歷史貢獻如下:

    一 .嚴刑竣法以鞏固君權。

    二 .設立軍機處,加強集權。

    三 .派遣密探監督官吏的施政。

    四 .統一全民的地位,廢除「賤民」的階級。

    五 .整頓財政,充實政府財庫。

    乾隆在位60年,其功績:
    實行寬猛互濟的政策,務實足國,重視農桑,停止捐納,使社會上出現一片繁榮的景象,“康乾盛世”在此期間達到了頂峰。同時乾隆平定了準噶爾部,消滅了天山南路大小和卓木的勢力,加强了中央政府對邊疆地區的管理,鞏固和開展了中國這個多民族國家,奠定了今天中國固有版圖;嚴厲拒絕了英國特使馬嘎爾尼提出的侵略性要求。


    [版主回覆12/14/2011 12:11:15]過關!

    回覆刪除
  9. 康熙皇帝一共有三十五個兒子,次子允礽是皇后生的嫡子,在未滿兩歲時,即被冊立為太子。可惜允礽行為不檢,性格暴戾,惡名昭彰,康熙皇帝忍無可忍,終於將他廢了,幽禁在宮中。從此以後,其它幾個兄弟,就極力擴張自己的勢力,希望被立為太子。

      西元一七二二年康熙駕崩,四子雍正繼位,許多人感到意外,於是關於雍正篡改康熙遺昭的傳聞,便被繪聲繪影地傳播開來。

      有人認為康熙遺詔寫的是「傳位十四子」。因為在康熙晚年,十四子最得寵信,但是雍正和他們的親信們趁十四子來不及回京奔喪之際,篡改遺詔,將「十」改為「于」,就變成「傳位于四子」,而四子就是雍正皇帝。

      雍正即位之後,他的兄弟有的被他關在監牢裏,有的被軟禁在家裏,例如皇八子,先是被革去王爵,並且改名為「阿其那」,「豬」的意思。然後又被監禁在獄中,最後死在那裏。皇十四子的遭遇也相同,所幸沒有死在獄中。

      雍正皇帝一生結怨很多,到了雍正十三年(西元一七三五年)八月二十一日,他突然去世了。 雍正皇帝愛新覺羅.胤禛(1678-1735年),是清代定都北京後的第三任皇帝。他為人們所熟悉,多半還不是由於他的才幹、他的作為,而是他傳奇式的政治生涯,他那有血有肉、充滿著矛盾的思想作風和性格、嗜好,包括他的為人處事,都有鮮明的個性,無不給人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

    雍正帝登極那年已經四十五歲了。對於一位君臨天下,主宰全體臣民的最高統治者來說,這應該是最佳年齡。胤禛從無大影響的雍親王,一變而為芸芸眾生臣服的大清皇帝那天起始,心態上已經失去平衡了。因為他最清楚自己是怎樣上臺的,也最明白自己在眾人心目中是怎樣一個位置,因此也就不得不極力打扮自己,在偌大的政治舞臺上,從此也真的成了一位具有雙重人格的演員,一位充滿了矛盾而又滿腹狐疑的演員。
    [版主回覆12/14/2011 12:11:38]過關!

    回覆刪除
  10. 康熙皇帝一共有三十五個兒子,次子允礽是皇后生的嫡子,在未滿兩歲時,即被冊立為太子。可惜允礽行為不檢,性格暴戾,惡名昭彰,康熙皇帝忍無可忍,終於將他廢了,幽禁在宮中。從此以後,其它幾個兄弟,就極力擴張自己的勢力,希望被立為太子。

      西元一七二二年康熙駕崩,四子雍正繼位,許多人感到意外,於是關於雍正篡改康熙遺昭的傳聞,便被繪聲繪影地傳播開來。

      有人認為康熙遺詔寫的是「傳位十四子」。因為在康熙晚年,十四子最得寵信,但是雍正和他們的親信們趁十四子來不及回京奔喪之際,篡改遺詔,將「十」改為「于」,就變成「傳位于四子」,而四子就是雍正皇帝。

      雍正即位之後,他的兄弟有的被他關在監牢裏,有的被軟禁在家裏,例如皇八子,先是被革去王爵,並且改名為「阿其那」,「豬」的意思。然後又被監禁在獄中,最後死在那裏。皇十四子的遭遇也相同,所幸沒有死在獄中。

      雍正皇帝一生結怨很多,到了雍正十三年(西元一七三五年)八月二十一日,他突然去世了。 雍正皇帝愛新覺羅.胤禛(1678-1735年),是清代定都北京後的第三任皇帝。他為人們所熟悉,多半還不是由於他的才幹、他的作為,而是他傳奇式的政治生涯,他那有血有肉、充滿著矛盾的思想作風和性格、嗜好,包括他的為人處事,都有鮮明的個性,無不給人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

    雍正帝登極那年已經四十五歲了。對於一位君臨天下,主宰全體臣民的最高統治者來說,這應該是最佳年齡。胤禛從無大影響的雍親王,一變而為芸芸眾生臣服的大清皇帝那天起始,心態上已經失去平衡了。因為他最清楚自己是怎樣上臺的,也最明白自己在眾人心目中是怎樣一個位置,因此也就不得不極力打扮自己,在偌大的政治舞臺上,從此也真的成了一位具有雙重人格的演員,一位充滿了矛盾而又滿腹狐疑的演員。
    我是小鈞!!
    [版主回覆12/14/2011 12:12:04]過關!

    回覆刪除
  11. 康熙皇帝一共有三十五個兒子,次子允礽是皇后生的嫡子,在未滿兩歲時,即被冊立為太子。可惜允礽行為不檢,性格暴戾,惡名昭彰,康熙皇帝忍無可忍,終於將他廢了,幽禁在宮中。從此以後,其它幾個兄弟,就極力擴張自己的勢力,希望被立為太子。

      西元一七二二年康熙駕崩,四子雍正繼位,許多人感到意外,於是關於雍正篡改康熙遺昭的傳聞,便被繪聲繪影地傳播開來。

      有人認為康熙遺詔寫的是「傳位十四子」。因為在康熙晚年,十四子最得寵信,但是雍正和他們的親信們趁十四子來不及回京奔喪之際,篡改遺詔,將「十」改為「于」,就變成「傳位于四子」,而四子就是雍正皇帝。

      雍正即位之後,他的兄弟有的被他關在監牢裏,有的被軟禁在家裏,例如皇八子,先是被革去王爵,並且改名為「阿其那」,「豬」的意思。然後又被監禁在獄中,最後死在那裏。皇十四子的遭遇也相同,所幸沒有死在獄中。

      雍正皇帝一生結怨很多,到了雍正十三年(西元一七三五年)八月二十一日,他突然去世了。 雍正皇帝愛新覺羅.胤禛(1678-1735年),是清代定都北京後的第三任皇帝。他為人們所熟悉,多半還不是由於他的才幹、他的作為,而是他傳奇式的政治生涯,他那有血有肉、充滿著矛盾的思想作風和性格、嗜好,包括他的為人處事,都有鮮明的個性,無不給人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

    雍正帝登極那年已經四十五歲了。對於一位君臨天下,主宰全體臣民的最高統治者來說,這應該是最佳年齡。胤禛從無大影響的雍親王,一變而為芸芸眾生臣服的大清皇帝那天起始,心態上已經失去平衡了。因為他最清楚自己是怎樣上臺的,也最明白自己在眾人心目中是怎樣一個位置,因此也就不得不極力打扮自己,在偌大的政治舞臺上,從此也真的成了一位具有雙重人格的演員,一位充滿了矛盾而又滿腹狐疑的演員。 小璇
    [版主回覆12/14/2011 12:12:27]過關!

    回覆刪除
  12. 雍正在位13年 乾隆在位60年 乾隆皇帝所做出的主要功績歸納起來,有八件事:第一件是編修文化典籍。 第二件是維護、興建皇家園林。 除圓明園被焚毀外,多成為世界文化遺產。 第三件是貢獻詩文才華。 第四件是蠲(juān)免天下錢糧。 乾隆蠲免全國錢糧,其次數之多,地域之廣,數量之大,效果之好,在封建王朝中,前無古人,後無來者。 第五件是統一整個新疆。 他的武功之一是用兵西陲,鞏固新疆。 在北疆,兩次平準噶爾,使土爾扈特部回歸,基本上解決了北疆的問題。 第六件是完善治理西藏。 第七件是修砌浙江海塘。 第八件是中華各族一統。 乾隆在其祖宗既有成就的基礎上,進一步鞏固並開拓了中國的疆域版圖,維護並加強了中華的多民族統一。 乾隆時的中國疆域,東起大海,西達蔥嶺,南極曾母暗沙,北跨外興安嶺,西北到巴爾喀什湖,東北到庫頁島。 清乾隆時的人口達3億。 清朝“三祖三宗”對中國歷史最大的貢獻是維護了中國的邊疆版圖,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雍正在位13年,對清廷機構和吏治,做了一系列改革。 如為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,實行改土歸流、耗羨銀歸公,建立養廉銀製度等。 特別是雍正七年(1729年)在出兵青海,平定羅蔔藏丹津叛亂後,為提高軍務效率,在離養心殿百步之遙的隆宗門內設立軍機處,更是鑄就了沿襲至清末的帝后獨攬軍政要務的集權模式。 有鑑於康熙朝諸皇子爭儲位的慘痛教訓,雍正創立秘密建儲制,即將已選定的儲君姓名,寫好密藏匣內,再置於乾清宮“正大光明”匾後,以備不測。 這一制度,有助於以後乾嘉道咸幾朝皇權的順利過渡。

    回覆刪除
  13. 雍正在位13年
    一 .嚴刑竣法以鞏固君權。

    二 .設立軍機處,加強集權。

    三 .派遣密探監督官吏的施政。

    四 .統一全民的地位,廢除「賤民」的階級。

    五 .整頓財政,充實政府財庫。

    六 .雍正打擊縉紳勢力,推行“一體當差”,這實際上是清初順治時借“奏銷案”壓抑縉紳並從制度上縮小其特權之舉的繼續。

    七 .在全國推行*攤丁入畝*制度,將丁銀併入田賦中徵收。

    八 .火耗歸公:在零碎的銀兩鎔鑄成銀塊或是銀錠時,會有些在過程中消耗.但是鎔鑄的人會拿出一些放入自己的荷包,就以此理由稱為"火耗"。 雍正就是強迫他們拿出來交公
    乾隆 在 位60 年
    乾隆帝弘曆,生于康熙五十年(1711年)八月十三日。雍正在位時被封被寶親王。雍正死後,群臣和總管太監從正大光明匾額後面取出錦匣,開讀密詔,上面寫著“皇四子弘曆爲皇太子,繼聯即皇帝位。”弘曆于同月即位。第二年改年號爲“乾隆”。
    乾隆在位期間,實行寬猛互濟的政策,務實足國,重視農桑,停止捐納,使社會上出現一片繁榮的景象,“康乾盛世”在此期間達到了頂峰。同時乾隆平定了準噶爾部,消滅了天山南路大小和卓木的勢力,加强了中央政府對邊疆地區的管理,鞏固和開展了中國這個多民族國家,奠定了今天中國固有版圖;嚴厲拒絕了英國特使馬嘎爾尼提出的侵略性要求。
    在平定天山南路時,清軍俘虜了小和卓木的一個妃子,她是一位絕色佳人,身上又散發出一種天然的奇香,人稱香妃。乾隆便將她收爲妃子送入宮中,還特地招來回教徒服侍她的吃穿。又在宮中西苑造了回族的住房、禮拜堂,以博取她的歡心。香妃却毫不動心,堅决不從。一天,宮女奉乾隆之命來勸說,香妃猛地取出一把匕首,嚇得宮女四散躲避。太后怕乾隆遭到不測,趁乾隆去郊祭時,把香妃召來,令其自殺。乾隆知道後還生了一場病,事後下令將香妃遺體用軟轎擡回新疆喀什入葬,建香妃墓。近年來,專家經過大量考證。認爲香妃實爲乾隆的容妃,在宮中生活了28年,55歲時病歿,葬于東陵,棺上書有阿拉伯文的《可蘭經》。
    乾隆帝向慕風雅,精于騎射,曾先後六次下江南,遍游名城,筆墨留于大江南北。乾隆還是一個有名的文物收藏家。清宮書畫大多是他收藏的,他在位期間編纂的《四庫全書》共收書3503種,79337卷,36304册,其卷數是《永樂大典》的三倍,成爲我國古代思想文化遺産的總匯。但乾隆所興起的文學獄,在清朝歷代中爲數最多。如有個文人胡中藻寫了一句“一把心腸論濁清”的詩句,乾隆認爲這是誹謗清朝,將胡中藻滅族。不過這幷不有損于乾隆的功績。
    但乾隆好大喜功,爲人重奢靡,鋪張浪費,幷自稱爲“十全老人”。他在位後期任用和坤二十年。和坤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貪官,致使這二十年間貪污成風,政治腐敗,各地農民起義頻繁。清王朝開始從强盛走向衰敗。
    乾隆六十年(1795年)底,乾隆决定將皇位禪讓給皇太子。他下詔說:“我25歲時繼位,當時曾經對天起誓,如果能够在位60年,就一定自行傳位給皇太子,不敢與皇祖(指康熙)的在位年數一樣。現在我在位已經滿60年,不敢食言,决定禪位與皇十五子顒琰。他如一時難以處理朝政,由我訓政。”和坤等大臣極力勸阻,乾隆不聽,于嘉慶元年(1796年)正月初一在太極殿舉行禪位大典,自稱太上皇,但仍掌握著朝廷實權。嘉慶四年(1799年)正月,乾隆得病,雖經過不少名醫醫治,都不見起色,初三死于養心殿。
    乾隆死後的廟號爲高宗純皇帝,史稱乾隆帝。

     
     

    回覆刪除
  14. 康熙皇帝一共有三十五個兒子,次子允礽是皇后生的嫡子,在未滿兩歲時,即被冊立為太子。可惜允礽行為不檢,性格暴戾,惡名昭彰,康熙皇帝忍無可忍,終於將他廢了,幽禁在宮中。從此以後,其它幾個兄弟,就極力擴張自己的勢力,希望被立為太子。

      西元一七二二年康熙駕崩,四子雍正繼位,許多人感到意外,於是關於雍正篡改康熙遺昭的傳聞,便被繪聲繪影地傳播開來。

      有人認為康熙遺詔寫的是「傳位十四子」。因為在康熙晚年,十四子最得寵信,但是雍正和他們的親信們趁十四子來不及回京奔喪之際,篡改遺詔,將「十」改為「于」,就變成「傳位于四子」,而四子就是雍正皇帝。

      雍正即位之後,他的兄弟有的被他關在監牢裏,有的被軟禁在家裏,例如皇八子,先是被革去王爵,並且改名為「阿其那」,「豬」的意思。然後又被監禁在獄中,最後死在那裏。皇十四子的遭遇也相同,所幸沒有死在獄中。

      雍正皇帝一生結怨很多,到了雍正十三年(西元一七三五年)八月二十一日,他突然去世了。 雍正皇帝愛新覺羅.胤禛(1678-1735年),是清代定都北京後的第三任皇帝。他為人們所熟悉,多半還不是由於他的才幹、他的作為,而是他傳奇式的政治生涯,他那有血有肉、充滿著矛盾的思想作風和性格、嗜好,包括他的為人處事,都有鮮明的個性,無不給人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

    雍正帝登極那年已經四十五歲了。對於一位君臨天下,主宰全體臣民的最高統治者來說,這應該是最佳年齡。胤禛從無大影響的雍親王,一變而為芸芸眾生臣服的大清皇帝那天起始,心態上已經失去平衡了。因為他最清楚自己是怎樣上臺的,也最明白自己在眾人心目中是怎樣一個位置,因此也就不得不極力打扮自己,在偌大的政治舞臺上,從此也真的成了一位具有雙重人格的演員,一位充滿了矛盾而又滿腹狐疑的演員。 :)

    回覆刪除
  15. 老師!!我的回答在下面=)))
    雍正在位幾年~
    雍正於45歲即位 在位13年 58歲逝世(因為太過操勞所以早逝)

    雍正的功蹟+     +
    雍正多半是宮廷、官場、民間為重。



    極為欣賞雍正主題曲中,「千秋功罪人評說,海雨天風獨往來」「得

    民心者得天下,看江山由誰來主宰」,一語道破本片的基調與特色。

    此劇幾乎推翻了歷史上對雍正的看法,從一個過於嚴苛的君主,變成

    厲行改革和挑除腐敗的能君。這齣劇可以分為前後兩部分,康熙後二

    十年間諸皇子的明爭暗門,雍正在不被看好之下臺線,以及雍正十四

    個年頭之間從事的改革與大案。前者是四阿哥胤禎,後者是雍正皇帝

    ,同一人風格卻截然不同。四阿哥胤禎多半是屬於欽差特使和辦差的

    工作,也由於他的嚴苛而得名。但我以為這裡雍正演臺,難免有點矯

    情,過於節儉和過於辛勞的印象。不是唐國強演得不好,而應該是歷

    史的限制。也由於雍正朝的時間短,康熙有 61 年可演而雍正祇有

    14 年,因此得把康熙後期抓一些進來,來指明登基前的歷史背景。



    在後期,則多半是大案子的處理與大政策的調整,比如火耗歸公的政

    策。這樣的政策和主子下,培養出像田文鏡「努力辦差,又不擇手段

    」的官員出來。不過在《雍正王朝》極被推崇的田文鏡,在乾隆朝的

    《天下糧倉》一劇,因丈量歸田的嚴酷,反而被評為酷吏。康雍乾三

    朝劇碼,唯一沒有改變的評價的,大概就是三朝元老內閣大學士張廷

    玉吧。
    乾隆在位幾年-.-
    乾隆於24歲即位 在位60年 88歲逝世(在84歲時退位 因為尊敬祖父康熙所以



    於即位60年時 就退位 成為太上皇 直到88歲逝世)

    乾隆的功蹟$   $
    恩...老師~
    找不到乾隆的功蹟0.0只能用他自稱十全老人的話來做...
    . 兩定準噶爾:準噶爾部長期與清為敵,乾隆時其在喀爾喀蒙

    古、青海、西藏等地的勢力已被肅清,準噶爾

    自身又發生內亂。乾隆二十年(一七五五)、

    二十二年,清廷兩次出兵討之,遂平定天山北

    路,在伊犁(今新疆霍城一帶)等地分駐將軍

    、參贊大臣、領隊大臣。

    2. 一次平回疆:回疆指天山南路維吾爾族住區,因維吾爾族信

    奉伊斯蘭教(回教),故稱之為「回部」,其

    地則曰「回疆」。準噶爾部平定後,原被準部

    所俘之回部首領大、小和卓木逃返回疆,旋反

    清,平之,遂 以天山南路歸伊犁將軍統屬。

    3. 兩度征金川:大、小金川在四川西北部,為藏族住區。乾隆

    十二年(一七四七)及三十一年(一七六六)

    至四十一年(一七七六),清兵兩次發動大、

    小金川戰役,方平息該處土司之反抗,並以其

    地由四川省統轄,實行改土歸流。

    4. 一次靖臺灣:乾隆五十一年(一七八六),臺灣天地會首領

    林爽文(? -- 一七八八)聚眾反清,清廷派

    兵剿平之。

    5. 兩討廓爾喀:廓爾喀為尼泊爾的王朝和尼泊爾人之稱。乾隆

    五十六年(一七九一),廓爾喀出兵侵入後藏

    ,清廷連續兩年遣兵討伐之,後廓爾喀乞和,

    西藏遂安。

    6. 一次征緬甸:乾隆卅三年(一七六八),派傳?(? -- 一

    七七○)率兵征緬甸,未果。後緬甸遣使納貢



    7. 一次伐安南:乾隆五十三年(一七八八),清廷遣孫土毅率

    兵攻伐安南,入東京(今越南河內),旋退兵

    。不久安南亦上表稱臣。

    加起來總共10次~~
           好了~>///<

    回覆刪除
  16. 雍正在位13年,其歷史貢獻如下:

    一 .嚴刑竣法以鞏固君權。

    二 .設立軍機處,加強集權。

    三 .派遣密探監督官吏的施政。

    四 .統一全民的地位,廢除「賤民」的階級。

    五 .整頓財政,充實政府財庫。

    乾隆在位60年,其功績:
    實行寬猛互濟的政策,務實足國,重視農桑,停止捐納,使社會上出現一片繁榮的景象,“康乾盛世”在此期間達到了頂峰。同時乾隆平定了準噶爾部,消滅了天山南路大小和卓木的勢力,加强了中央政府對邊疆地區的管理,鞏固和開展了中國這個多民族國家,奠定了今天中國固有版圖;嚴厲拒絕了英國特使馬嘎爾尼提出的侵略性要求。

    回覆刪除
  17. 康熙皇帝一共有三十五個兒子,次子允礽是皇后生的嫡子,在未滿兩歲時,即被冊立為太子。可惜允礽行為不檢,性格暴戾,惡名昭彰,康熙皇帝忍無可忍,終於將他廢了,幽禁在宮中。從此以後,其它幾個兄弟,就極力擴張自己的勢力,希望被立為太子。

      西元一七二二年康熙駕崩,四子雍正繼位,許多人感到意外,於是關於雍正篡改康熙遺昭的傳聞,便被繪聲繪影地傳播開來。

      有人認為康熙遺詔寫的是「傳位十四子」。因為在康熙晚年,十四子最得寵信,但是雍正和他們的親信們趁十四子來不及回京奔喪之際,篡改遺詔,將「十」改為「于」,就變成「傳位于四子」,而四子就是雍正皇帝。

      雍正即位之後,他的兄弟有的被他關在監牢裏,有的被軟禁在家裏,例如皇八子,先是被革去王爵,並且改名為「阿其那」,「豬」的意思。然後又被監禁在獄中,最後死在那裏。皇十四子的遭遇也相同,所幸沒有死在獄中。

      雍正皇帝一生結怨很多,到了雍正十三年(西元一七三五年)八月二十一日,他突然去世了。 雍正皇帝愛新覺羅.胤禛(1678-1735年),是清代定都北京後的第三任皇帝。他為人們所熟悉,多半還不是由於他的才幹、他的作為,而是他傳奇式的政治生涯,他那有血有肉、充滿著矛盾的思想作風和性格、嗜好,包括他的為人處事,都有鮮明的個性,無不給人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

    雍正帝登極那年已經四十五歲了。對於一位君臨天下,主宰全體臣民的最高統治者來說,這應該是最佳年齡。胤禛從無大影響的雍親王,一變而為芸芸眾生臣服的大清皇帝那天起始,心態上已經失去平衡了。因為他最清楚自己是怎樣上臺的,也最明白自己在眾人心目中是怎樣一個位置,因此也就不得不極力打扮自己,在偌大的政治舞臺上,從此也真的成了一位具有雙重人格的演員,一位充滿了矛盾而又滿腹狐疑的演員。 :)

    回覆刪除

歡迎親愛的家長及同學們,將心中的想法…在此提出喲^_^